斗鱼的白点病怎么治?
首先,这个病叫做白点病,也叫小瓜虫感染。这是水产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之一 (淡水鱼类常见),由吸虫目的异尖科寄生虫——异尖线虫中的海生种类海洋异尖虫寄生在鱼的消化道里引起,幼虫期可在体内发育为成虫并大量增殖,造成消化障碍、营养不良、腹泻,严重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由于幼虫在体内可以移动,因此主要损害的部位在消化道,但是也可以侵及胆道和呼吸系统。
根据感染的轻重,临床症状也不一样。一般表现为在口角、腮部出现小的白色斑点,继而全身多处皮肤表面出现白色点状斑块,严重时皮肤表面大量增生,形成绒毛状白斑。有的病鱼体表明显可见许多小白点,似绿豆、大米或黄豆大,轻轻挤压躯干或头部,自皮肤上脱落,露出红色的创面,但并不出血;也有的病鱼体表几乎覆盖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用手擦去后,可看到浅红色的创面。此时病鱼食欲减退,不爱游动,慢慢地身体侧躺,最后昏睡,缺氧时浮头或窒息死亡。如果此时捕捞出水,放于清水中,则白色分泌物更多,并可以看到在水中游动的幼虫。
防治方法:
1.用20mg/L食盐浸洗鱼体5~10分钟;
2.用0.3g硫酸铜溶液浸泡1小时也有一定效果;
3.对轻型病例,可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泡浴,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钟。 中型病例,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抗菌药物,如氯霉素(每千克鱼每天服用75毫克,连续服药4天)、庆大霉素(每千克鱼每天服10万单位,分两次药浴)等;
大型病例,除上述方法和用药外,应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200~400万单位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3次)、卡那霉素(100毫克/千克鱼体重,注射)等。 对所有药物敏感的鱼苗、鱼种,禁止使用以上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