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什么过滤美观?
目前市面上的鱼缸除滤系统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物理法、生化法和混合法。 物理法的代表是上部过滤和底缸过滤;生化法的代表是生物棉和活性炭;而混合法的代表则是滤材的上下分层,以及水草造景中的自然式布局等。 今天主要介绍鱼缸三大过滤方式,分别是顶部过滤(上部过滤)、底部过滤(下部过滤)及混合型过滤。 在介绍不同过滤方式的优缺点前,我们先了解下鱼缸过滤的作用,这样才能更直观了解不同过滤方式的区别。
在养鱼过程中,鱼缸过滤的主要作用是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保证水质清澈,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而要实现上述目的,则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水要流动起来,二是要有足够的过滤空间。任何能提高水流循环速度,提供足够过滤空间的装置都可以提升过滤效果。
一、顶部过滤 顶滤顾名思义就是在鱼缸上面加装一套过滤设备。这类过滤方式主要利用上方的水流经过多层滤材将污水净化后回流到缸内。 由于滤材位于水面上,所以滤材表面的生物膜易滋生细菌而导致污染。另外,由于上层水温变化大,也不利于菌类生长。因此一般建议选择物理过滤效果较强的滤材,如纤维芯、滤布等。
顶滤的优点在于安装方便,不需要打洞破坏鱼缸美感,也不会占用过多鱼缸内部的空间。缺点就是占地面积比较大,水流冲击力过大的时候可能会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
二、底部过滤 底滤是通过在地柜中设置滤桶,以高于自然水位的高度让污水回流至缸内,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 因为滤桶中的滤材高度低于水面,可以避免生物膜堆积导致的污染。同时由于底部增高了水位,还增加了鱼池的容积,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也非常有利。 但底滤需要占用地下空间,且改装难度较高(若原有鱼缸没有地柜,则需要额外搭建)。另外,如果设计不当,可能无法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效果。
三、混合型过滤 所谓混合型过滤就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既充分利用了上层的过滤空间,又兼顾了底层的过滤效果。
常见的混合型过滤方式有滤材的上层分层布局和人工水草的栽培。前者可以通过搭建水族箱框架的方式实现,后者则可以通过在水草中间放置滤材的方式来实现。 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发挥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的作用,是综合效果较好的鱼缸过滤模式。但是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改造难度较高。